拉深件常见的主要缺陷及改进措施 拉深件在拉深试机调试及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缺陷及改进措施见表1。 表1 主要缺陷及其消除方法
冲压缺陷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破 裂
主要原因是进料阻力太大。
(1)压料力太大。
(10)拉深系数不合理。
(11)材料本身拉深性能不好。
(12)拉深速度过大。
(13)凸模粗糙度太低,造成毛坯底部胀形区域的扩大,使得胀形阻力减小,壁部靠近圆角半径处严重变薄,抗拉强度降低。
(14)压力机滑块与工作台面不平行,坯料受力不均。
(15) 模具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的下平面不平行。
(16)坯料外圆直径偏大,导致材料变形阻力增大,容易形成开裂。
(17)多道次拉深,材料本身加工硬化严重。
(1)减小压料力后者修整压料面,修整压料面时应注意不能里松外紧,或者改变压边力加压方式。
(10)修正拉深系数,或采用多道次拉深(如对于深度拉深件或阶梯差较大的工件)。
(11)采用特种拉深工艺,如充液拉深等工艺。
(12)减小拉深速度。
(13)沿周向修磨凸模,使粗糙度在Ra3.2左右。
(14)调整设备,使滑块与工作台面平行。
(15)设置导向装置,确保模具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的下平面平行。
(16)在理论计算基础上,通过试模确定合理的坯料尺寸。
(17) 增加中间退火工序,可消除残余应力,提高材料塑性。
起 皱
主要原因为进料阻力太小。
(1)增加压料力,修整压料面,增大接触面积。
表面鼓膜
(1)压料力不够。
(2)压料筋数量少或布置不当。
(3)坯料扭曲,拉深受力不均。
(1)增大压料力或修整压料面,增大压料接触面积。
(2)调整拉深筋数量或位置。
(3)拉深前对坯料进行适当处理。
×
确定
|